今年东京的夏天格外炎热,就连夜晚也没有丝毫凉意,走出家门仿佛都能被黏腻的空气裹住。于是,我萌生了一个念头——趁着三连休的机会,离开城市,去高地避暑。
本次选择的目的地是福岛,一个游客几乎很少前往的地方。福岛这个地方,或许在多数人的印象中仍停留在地震、核泄露与重建,但对我来说,它是一片被低估的山岳之地:不只有磐梯山、安达太良山这样名气响亮的经典名峰,还有那些在地图边缘、在旅行社行程之外默默矗立的好山。
三天的行程,我登了三座山:安达太良山、一切经山和藏王御釜。每一座山都有各自的性格——安达太良山粗犷、裸露,像是大地裂开的伤口;一切经山温和但风大,山顶俯瞰「魔女之瞳」的那一刻恍若置身神话;而藏王御釜,是火山地形最惊艳的展现,碧绿的火口湖仿佛天外来物。
逃离酷暑,登高望远,这趟福岛山行,是我今夏最清爽的一次深呼吸。
行前准备在日本,无论是徒步还是登山,即使是难度很低的路线,都可以看到大家携带着非常齐全的装备:登山杖、防风外套、登山裤、还有携带熊铃等等,以备不时之需。这种对山的尊重与谨慎,早已融入日本登山文化之中。
而我作为一个登山小白来说,由于事前调查过这三座山都属于初级线路,因此本次出行并没有做太多准备,想着应该问题不大。但等行程结束再回过头看,才发现自己其实吃了不少苦头——尤其在爬山结束后感到膝盖不适时,更深刻体会到装备缺失的代价。于是也想借此机会,总结一些在日本登山时的注意事项。
登山情报在日本计划登山路线时,获取准确的登山情报是第一步。当地登山者普遍使用的是 YAMAP(yamap.com)或ヤマレコ(yamareco.com)这两大平台。
这两个网站和 App 都提供详尽的等高线路线资料、登山日志、轨迹下载、难易度参考、山小屋信息等内容,也有其他登山者留下的照片和注意事项,非常适合事前做功课。在山中没有信号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提前下载的离线地图进行导航,这也是本次登山我准备的比较充分的一项。
登山路线根据每座山的情况不同,一般都会有不同难度的路线供你选择。在开始规划路线时,最重要的不是「看起来风景好不好」,而是结合自己的体力、经验、天气情况、当季状况来做判断。
对于登山新手来说(说的就是我自己),虽然很多路线写的是初级,但实际上路线可能存在连续的陡坡、高低差、垂直梯等对于新手意料之外的障碍。因此,再出发之前最好不要笼统的查看线路距离和时长,也应该多看一下他人分享的路线图片,做到心里有数。
登山装备因为事先在事先的查询中,三座山都是初级路线,因为在我心中默认和东京附近的「高尾山」难度相近,因此实际上准备并不充足。以下用表格展示本次所携带的简陋装备。
一开始我还天真地打算穿短裤上山,想着天气炎热、穿得轻便就好。但在登山口看到其他登山者的装备后,我还是果断换上了长裤。现在回头来看,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
这三座山的步道大多为自然山路,人工铺设的部分很少,不少路段既狭窄又布满沙石,还有许多裸露的树根和碎岩。不仅腿部容易被草木刮蹭,山里的蚊虫也格外活跃,更不用说还有几段路必须贴着岩壁小心通过,在这种环境下穿短裤无疑是给自己增加风险。
此外,本次登山过程中我最明显感受到的装备缺失,是护膝、压缩裤和登山杖这些可以有效减轻膝盖负担的道具。尤其是安达太良山下山的落差较大,导致下山时我的膝盖始出现不适;如果一开始就准备好这些基本的防护装备,可能就不会走得这么辛苦。对于我这种登山新手来说,即便是被称为「初级路线」的山,也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装上阵。
防熊措施特别要指出的是,在日本登山,必须要做好充足的防熊措施。尤其是在本州东北部、北海道等地,野生熊类的活动范围较广,每年都有登山者被熊袭击的事件发生,严重时也有死亡案例。因此,即使是在热门登山景点,也应注意做好充足的防范措施。
常见的防熊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携带熊铃:这是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方式,通过发出持续的金属声响来提醒熊类避开人类。一般在山脚下的登山用品店或便利店都能买到,建议挂在背包外侧或登山杖上。携带防熊喷雾:这类喷雾在登山难度较高、或是前往人迹罕至的区域时尤其推荐。请事先学习如何使用防熊喷雾,避免遇到紧急情况时耽误了喷雾的最佳使用距离。避免单独行动:尽量与他人结伴而行,避免在清晨、黄昏等熊类活跃时间独自进入林间。留意最新目击情报:在 YAMAP 或ヤマレコ等 App 上,其他登山者往往会分享某条路线最近是否有熊类目击记录,提前查看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判断风险。不携带或妥善密封食物:熊的嗅觉极为敏锐,不建议带有强烈气味的食物入山,或务必密封好存放。虽然我在日本户外时曾多次遇到野生的棕熊,它们大多只是远远地看上一眼,便自行走开,并没有表现出攻击性的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熊始终是野生动物,其行为具有不可预测性,特别是在误入它们的领地、或遭遇带幼崽的母熊时,仍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一旦在山中发现熊的踪迹(包括粪便、抓痕、脚印等),应迅速原路返回,并保持冷静,切勿尝试靠近或拍照。同时,务必尽快向管理山域的相关机构或登山口的工作人员报告,以便他们更新登山信息,提醒其他登山者注意安全。
一切经山一切经山(いっさいきょうざん),位于福岛县与吾妻连峰之间,海拔 1,949 米,是净土平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火山之一。虽然不属于日本百名山,但因其独特的火山地貌、丰富的高山植物,以及可以俯瞰湛蓝湖泊「五色沼(魔女之瞳)」的绝佳视角,成为不少登山者热衷挑战的路线之一。
我们搭乘早上七点的新干线,经过 2 小时的车程抵达福岛县的郡山市,随后开车抵达一切经山的登山点:净土平游客中心。由于正值假期,因此登山者比日常多出数倍,停车场基本已经停满,就连游客中心外都挤满了整装待发的登山客。
从游客中心出发,空气仍带着一点昨日雨水的湿气。我们踏上通往净土平湿原的木板步道,脚下是细软的草甸与零星绽放的野花,天蓝如洗,云浮不动,一切都安静得恰到好处。
这段人工铺设的木板道路没有任何难度,再加上众多登山者之间互相的寒暄(日本登山者相遇时都会约定俗成地互相寒暄、狭窄道路时会互相谦让错身),基本让人忘了这是一次「登山」,而更像是一场高原散步。
顺着步道稍微向上,就可以看到著名的吾妻小富士山。这座山是福岛市最具标志性的地标之一,其对称的山形和富士山的有相似之处,故而称它为「小富士」。从净土平游客中心的另外一端就可以顺着修建好的步梯直接攀登到火山口,感兴趣的话还可以一边欣赏山脚下的城市,一边围着火山口徒步一圈。
穿过维护良好的木栈道,跨越净土平沼泽之后,路线正式进入上升段。起初这段山路仍算平缓,两侧甚至设置了护栏,路面也较为规整,很快就可以抵达分岔路口:酸平避难小屋。
跨越分岔口的避难小屋之后,路线正式进入上升段。从这里开始的山路变得困难,由于坡度较大、再加上碎石比较多,因此时不时可以遇到有人脚下打滑、甚至滑倒的情况。随着不断攀高,遮挡也逐渐减少,阳光也愈发强烈。登山者们开始默契地减少交谈,只剩下脚步声和喘息声一同前行。
在半山腰中途休息时回头,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分岔口另一端的目的地:镰沼。湖面弯弯绕绕,像是一把静卧在山谷间的镰刀,因而得名在阳光照射下闪着柔和的光。镰沼本身不大,直径约为一公里,湖水清澈宁静,被草甸与湿地缓缓环抱。
当植被变得稀疏,岩石裸露的色彩开始丰富起来,我们终于抵达了山顶。脚下是一片由火山岩堆砌而成的岩石地,黄、红、黑三色交织成一片荒凉而原始的高地,像是地球内部被翻出的一角。而在这些岩石之上,矗立着一座由碎石堆成的祭坛,中央插着数根风化的木柱,其中一根上写着「空気大感謝塔」五个汉字,仿佛是在向这片高空之境表达敬意。
仅需稍稍向前,就可以看到此行最期待的「魔女之瞳」(五色沼)。它静静地躺在火山口之中,被低矮的高山灌木和針葉林环绕,仿佛大地睁开的一只眼睛。湖水色彩斑斓,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蓝宝石般的光芒,湖缘则泛着一圈淡淡的翠绿,既神秘又带有一丝超脱现实的美。
据说,五色沼的颜色会随着天气与时间的不同而变化:晴天之下深蓝如夜,阴天时则泛着幽绿,有时甚至会映出天空的一缕金光。这种变化无法预判,也无法复制,可能只能亲临此境,才能体会那种「不属于人间」的色彩。
在海拔 1949 米的山峰,在火山岩与山风之间,我们也和这只「魔女之瞳」对视了很久。它没有回应,也没有拒绝,只是静静在那里,像是一个非现实时空,也像是大地留下的秘密,而我们有幸在这个夏日遇见。
安达太良山安达太良连峰属于那须火山带,位于磐梯朝日国立公园的南端,自南向北绵延约 9 公里,连接和尚山、安达太良山、铁山、箕轮山与鬼面山,是一条壮阔的山脊线。而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正是主峰——安达太良山(あだたらやま),因山顶形似乳房,又被昵称为「乳首山」。
这座山不仅是日本的百名山之一,同时也深深镌刻在日本文学与艺术中。早在《万叶集》中,安达太良山就已被歌咏;而现代诗人兼雕刻家高村光太郎更是赋予它更深的情感寄托。他在《树下的二人》中写下「那是阿多多罗山,那闪光的是阿武隈川」,并在《天真的话》中以「每天出现在阿多多罗山上的蓝天啊,那就是智惠子的真正的天空」来描绘妻子智惠子心中的故乡,使得这座山不再只是自然风景,而成了人们心中「想回去的地方」的象征。
这座山的登山难易度为中级,但由于可以借助缆车直达半山腰的药师岳,因此成为了许多初学者和家庭游客的入门选择。从奥岳登山口出发,仅需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从登山口被送至海拔 1,000 米的高度,省去了长时间的林间爬升,直接步入山岳带的开阔视野。
我们本次的目标是登顶安达太良山,之后沿稜线向北继续行进至铁山(鉄山)方向,最终在名为「牛背(牛ノ背)」的火山稜线折返下山。按计划,整个行程的单程爬升约为 800 米,时间约为 80 分钟,整体路线不算太长,海拔落差也属于中等水平。
但真正走起来,才发现安达太良山并不像地图上看起来那样温和。特别是药师岳之后的主稜线段,高低起伏频繁,几乎没有太多「缓冲地形」;再加上当天气温接近38度,阳光强烈,遮蔽极少,整段路几乎都暴露在火山裸岩与高山风之中。体感温度高于我们的想象,汗水很快浸湿背包,登山的节奏也不得不放缓。
在山顶的最后一段路,有一道需要攀爬的金属梯子。它被安置在两块巨岩之间,角度略陡,显然是为了帮助登山者跨过这道天然屏障而设。
爬上这座梯子,就来到了真正的山顶。岩缝中吹来的风夹着微弱的湿气,提醒着我们这里已接近海拔 1700 米的火山稜线地带。山顶立着一块刻有「安达太良山 1700m」的木牌,斜靠在一块巨岩之上,旁边是一座小巧的石社,安静守护着这片高空之地。
站上顶端的开阔地时,风景也豁然开朗了。放眼望去,顺着山脊继续向前,一条细长的黄土小径从我们脚下蜿蜒而去,勾勒出一道曲线,延伸向前方那座起伏缓慢却气势十足的山体——那就是此行的终点牛ノ背。
由于下山缆车的末班时间临近,加之天气预报显示午后将有雷雨逼近,我们几乎没有在山顶多作停留,便迅速踏上了通往牛ノ背的山脊小道。
沿途风势愈加强劲,天色也开始逐渐变得阴沉。稜线上虽然开阔,但两侧为陡坡和裸岩,一不小心就容易滑倒,我们必须时刻集中精神,稳住步伐。随着逐步下降,前方那片色彩斑斓却又荒凉苍茫的地貌也渐渐露出全貌——那就是沼ノ平火口。
这片火山旧口是安达太良山最具代表性的地质景观之一,其广阔的火口原呈现出赭黄、铁灰、浅白交错的层次,像是一片被烈火洗礼后的异界之地。焦黄的火山碎屑与硫磺沉积物堆叠交织,构成了这个沉静却令人敬畏的火山遗迹。虽然此刻阳光已被乌云遮蔽,但火口依旧显得光影交错,犹如画布上未干的笔触,带着大自然最原始的力量。
我们在牛ノ背稍作停留,短暂地欣赏了那片静静躺在山谷深处的火山口。随后,便继续加快脚步下山,终于在天空落下第一滴雨之前,成功赶上了最后一班下行缆车,顺利下山。
疲惫的山路结束之后,我们直接前往距离缆车站不远的あだたら山奥岳の湯。这是一家位于海拔约 950 米的日帰温泉,几乎可以说是为登山客量身定制的「山脚终点站」。
温泉的泉质为酸性泉,pH 值约为 2.5,采用的是源泉放流式(かけ流し),不加温、不循环,保留了天然泉水最原始的状态。泉水微带硫磺香气,清澈透亮,入浴之后皮肤仿佛也被洗去了汗水与尘土的疲惫,浸泡之时有种微微刺痛但很快舒缓的感觉,仿佛肌肉与关节在一点点被「解冻」。
露天风吕正对着阿武隈山系的山林群峰,眼前绿意盎然、微风拂面,脚下则是温热的泉水缓缓流动。此刻的我们什么也不需要做,只需要静静地看着远方的山峦、深呼吸,让身心在这份自然与温泉的尽情放松。
泡汤结束之后,我们驱车返回二本松市,在街道转角处随意挑选了一家名为 Aioi 的居酒屋。虽然只是误打误撞选中的店家,但却在这里吃到非常新鲜的料理:牡丹虾肉质饱满、晶莹剔透,咬下去的瞬间甘甜在口中化开;三文鱼刺身纹理清晰、脂香浓郁,搭配紫苏花与山葵,口感更加分明;鲍鱼刺身,鲜嫩中带着爽脆,配着醋味小酱和柠檬片,既解腻又升香。最后作为主食的海鲜饭也非常不错,堆满各式生鱼片、玉子烧、鱼籽与黄瓜片,旁边还配有清汤与爽口的和风小菜,一整份吃下来让早就已经饥肠辘辘的我们非常满足。
藏王御釜藏王山其实已经脱离了福岛县的范围,它位于宫城县与山形县交界处,也是是日本百名山之一,以壮丽的火山地貌与冬季树冰景观闻名,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便是我们本次行程的目标之一「藏王御釜」。藏王御釜是由刈田岳、熊野岳、五色岳三座山峰环抱而成的火口湖,因形状宛如锅釜而得名,又因湖水颜色随光线与天气变化而呈现出绿色、蓝色等多样色调,被誉为「另一座五色沼」(就是上文提到的魔女之瞳)。湖周长约1公里,直径 325 米,最深处达 27.6 米,水质为强酸性,因此无法孕育生物。
前往藏王御釜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驾沿东西向横贯藏王连峰的「藏王 Echo Line」与「藏王 High Line」而上,直接抵达山顶;另外一种方式则是挑战约 1 小时步行至熊野岳的登山道「马背」,从更高的视角俯瞰御釜,但该路线需具备一定体力与登山装备。
由于我们连续两日登山体力消耗较大,本次计划以轻松方式登山,将驾车直接抵达山顶,然后步行到轻松赏景、近距离感受御釜壮丽的自然奇观。
在观景台上,这座火山湖一览无余。那抹令人难以置信的碧绿色湖水,就那样静静地躺在巨大火山口中央,仿佛镶嵌在火山褶皱之间的一块宝石。阳光洒落时,湖面泛起梦幻的光泽,随着角度不同,水色也在绿与蓝之间不断变化,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
在观景台的旁边,还屹立着一座名叫「奥宮」的神社。这座神社的全称是「蔵王刈田嶺神社 奥宮」,所祭祀的是掌管水源与雨露的神祇:天之水分神与国之水分神,可谓象征着自然恩泽与万物滋养。
过去,藏王连峰的信仰中心——藏王大权现社便坐落于此。到了江户时代后期,参拜藏王成为风潮,前来参拜大权现的信众络绎不绝。然而明治初年,随着神佛分离令的推行,原本与「嶽之坊」一体的寺社被分开,社名也被改为「水分神社」,最终确立为今日的「蔵王刈田嶺神社 奥宮」。
由于正值假期,前来藏王观景的人络绎不绝,停车场和观景台一度人满为患。考虑到接下来的行程安排以及需在傍晚前赶回东京,我们决定不再久留,挥别御釜的碧绿湖水,直接踏上了东京的返程。
尾声在返程途中,我们还顺路绕到了仙台市郊,造访了这尊仙台「巨物」——大观音像。这座高达100米的白色观音圣像静静伫立在市郊的村镇旁边,面容慈悲庄严,仿佛正低头守望着整个城市。
虽然只是短暂停留,但当我们站在真正站在她脚下仰望时,那种庞然身躯所带来的压迫感却远超想象。对于有「巨物恐惧症」的我来说,与其说是「慈悲」,倒不如说是一种神祇般的超然存在,令人肃然。
傍晚时分,我们离开了仙台,乘上了返往东京的新干线。窗外的景色随着列车疾驰而不断流转,山影渐渐隐去,田野与小镇的轮廓在夕阳下被染上了温柔的金红色。那一刻,旅程的疲惫仿佛也被溶进了这份暮色之中,只剩下心中那份尚未平息的悸动与回味,随列车一同驶向夜色之中的东京。
关联文章日本浮生录 07:一场跨越千年的樱花之旅日本浮生录 06:漫步古街、高山徒步,在金泽富山畅享夏日日本浮生录 05:在冲绳的十天,日日与海为伴日本浮生录 04:驶向日本最北,探寻北海道隐秘之境日本浮生录 03:纵横北海道,1100 公里的道东寻秋之旅日本浮生录 02:漫步北九州,感受自然和人文之美日本浮生录 01:首次自驾,听佐渡岛与大地艺术节的交响写在最后如果你希望获得一份系统性的日本旅游指南、亦或者正在计划一场深度日本旅行、希望用一份扎实、有温度的文字陪你走遍日本全境,欢迎订阅我的付费专栏《日本全境漫游计划》。
这是一份关于日本旅行的系统性指南《日本全境漫游计划》,目前已在少数派上线,更新字数已超 3 万,并且在持续更新中。
辉煌配资-辉煌配资官网-配资平台哪个软件好-专业股票配资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